《中国概况》课程创作舞台剧《诗以咏月》上演

  • 日期:2021-03-31
  • 1822

  美色美味的月饼,行云流水的书法,精雕细琢的兔儿爷……一幕温馨的家庭画面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的礼堂悄悄上演。

  几位外国学生时而坐在教室和中国老师一起吟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时而做客中国家庭,在他们的讲述中欣赏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时而又与苏轼、子由一同“把酒问青天”,时而与中国同龄人探讨千百年来人类对于月球的探索……舞台灯光交错,时空古今穿梭。

  这便是由“你好,中国”蓝飘带文化传播项目组策划的中华诗词舞台剧《诗以咏月》在录制演出。

  文以载道,诗通古今。诗词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属性,中国古典诗词蕴含着中华文明五千年的价值体系。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古老的、迄今仍在活跃的诗歌传统,中华民族是一个诗性的民族。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向外国学生介绍中国诗词文化,曹志红副教授结合留学生必修课《中国概况》(China Panorama)的课堂教学内容,另辟蹊径,携项目组一起创作了现代剧与古典剧相结合的《诗以咏月》舞台剧,生动形象地将不同文化主题综合展现出来。

  整台演出以诗词贯穿始终,共三幕八场,由曹志红副教授携4名留学生和11名中国学生倾情表演。

  月亮在中国诗词中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舞台剧以老师(曹志红副教授饰演)在课堂上给留学生讲解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拉开序幕。在经典的中国诗歌中,望月思乡是一个传统的主题。离家远行的人常常借月亮来寄托他们的思乡之情。在中国文化中,月亮象征着美丽、孤独、乡愁。曹志红逐字逐句地讲解着这首思乡诗词,每讲解完一句还带着留学生朗读一遍。留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异常专注。

  第二幕“共度中秋”,以中秋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为背景展开了一系列故事,共分为六场。

  第一场“团聚·欢度”主要讲述了在中秋节那天,中国学生(人文学院2020级硕士生朱琳琳饰演)邀请四位留学生来家中做客。此时,便上演了本文开篇那一幕,爷爷(计算机学院2020级硕士生熊鑫飞饰演)正在仔细地为中秋兔儿爷上色,爸爸(微电子学院2020级硕士生杨登天饰演)在行云流水地练习着书法,妈妈(存济医学院2020级硕士生李怡婷饰演)和妹妹(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硕士生郑小兰)则在手工制作冰皮月饼。留学生们在中国家庭得到了热情的招待,也感受到了浓厚的中秋节日习俗。继而,留学生(也门籍博士生Hamzah饰演)开始询问起中秋节的由来。

  接着上演第二场“嫦娥奔月”。舞台右侧,中国学生一家将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故事向留学生娓娓道来。舞台左侧,则是全副古妆的中国学生原汁原味地上演着这一神话传说,后羿(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硕士生童洲章饰演)射日、王母赐药、逢蒙(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2020级硕士生张子涵饰演)夺药以及嫦娥(计算机学院2020级硕士生赵方圆饰演)飞天等情节栩栩如生,引人入胜。

  第三场“释月吟诗”,由中国家庭向留学生介绍历代诗人根据嫦娥奔月的故事所创作的诗词,并引申解释月亮在诗词中蕴含的各种寓意、表达的不同情感。其间,穿插着中外学生一起吟诵《嫦娥》(唐代李商隐诗)、《古朗月行》(唐代李白诗)等诗词的场景。

  第四场“水调歌头”则是采取舞蹈与诗朗诵相结合的方式来演绎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水调歌头》。苏轼(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2020级硕士生薛家旸饰演)与苏辙(存济医学院2020级硕士生杨婧饰演)用饱满的情感朗诵《水调歌头》,古典舞者(现代农业科学学院2020级硕士生高安琪饰演)则伴着《明月几时有》的背景音乐翩翩起舞,意境翩然,美轮美奂。



  第五场“同诵咏月诗”。所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古时,虽然相隔千里,人们也能共同分享月亮的美。如今,留学生虽然身在中国也能寄情于诗歌之中。来自也门的博士生Hamzah和巴基斯坦学生Saud各自分享了自己国家文化中关于月亮的诗。

  第六场“从嫦娥奔月到‘嫦娥登月’”。两个可称为好奇宝宝的留学生((也门籍博士生Mohammed AL-hababi和埃及籍博士生Rana饰演)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月亮上真的有嫦娥吗?”由此,中外学生聊起了探月科技的发展。先由中国学生介绍我国发送到月球的探测器以“嫦娥”命名,接着用微视频的形式讲述从“嫦娥奔月”到“嫦娥登月”的历程,展现人类探月的努力和航空航天科技的发展。

  最后一幕“尾声”则是一个情感上的升华。中外学生齐诵毛泽东的著名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以“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几句作为剧终,唤起人们积极进取、不懈攀登的精神。

  整场舞台剧以咏月诗为主题,用英文阐释诗词的含义,用中文吟诵诗词,利用舞台、造型、剧情、对白、表演、舞美、音乐、灯光等形式,综合性地将诗词、风俗、文化、传说、科技集于一体,立体地呈现了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综合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人民的古今智慧。

  整部剧声情并茂、精彩纷呈,中外学生都大呼过瘾。他们都表示,这不仅让他们初次尝试了舞台表演,更在表演中加深了对中国文化和科技发展的理解,所有的知识都变得那么具体,那么生动。